现在的孩子很幸福,很多家庭都是一个娃,爷爷奶奶舅舅舅妈叔叔婶婶,有如众星捧月一般,对孩子极尽宠爱之能事。
过年出门前呼后拥,喂口饭抢着给孩子塞好吃的。
但如今的孩子也有些悲哀,自己在闪光灯下一举一动都是焦点,时常要受到来自家长的轮番轰炸,他们会告诉你“那样做不对”“应该这样做”,一番“指导”下来孩子筋疲力尽,兴趣全无。
可是亲戚朋友却毫不知情,一点都不觉得自己打扰到了孩子,反而认为这是“为你好”!陪伴但不打扰,这个尺度究竟该如何把握呢?
说到这个话题,糖果妈妈想起来几个月前的一件事,当时我带着小糖果去购物中心的儿童休闲区画画,旁边一个男孩子的一堆亲戚,实在是有些聒噪。
事情也很简单,本是孩子自己信手涂鸦,图画都是现成的,有花朵、太阳、小房子等等,涂上颜色就可以了。观察了一下,来这玩的大多是小孩子。
我旁边的小男孩子大概有4岁的样子,本来兴致勃勃地拿起彩笔开始涂色,先是奶奶开始唠叨,说“太阳哪有蓝色的啊?你这么画可不对!”
小男孩噘着嘴,明显感到不高兴了,爷爷见状赶紧出去买了一堆零食,在接下来的时间里,总是在不停地给孙子喂这喂那。孩子刚画两笔,就要吃块小饼干。
而事情的高潮则在最后,奶奶对孩子的姑姑说,“你不是学美术的吗?给大侄子讲讲啊!”于是姑姑隆重登场,直接夺走了孩子的画笔,开始自己涂了起来。
奶奶一边扳着孙子的脑袋说“看姑姑画的多好”,孩子一边拼命地走神,终于一个不留神,男孩儿干脆跑了出去,又引得家长一片惊呼。
小糖果和我说,他们太吵了,这样能画好画吗?我心想是啊,孩子本来有自己的想法,也愿意去做这件事,但是却被家长一而再,再而三的好心给打扰了。
从被奶奶质疑,到爷爷用零食来增设干扰项,直到最后干脆由姑姑代笔。娃的专注力被一点一点的消耗殆尽。